中阳乡关于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侯村乡吉家峪村经济社会发展的
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好的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以及准确把握我县“十二五”时期主题、主线、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根据省市和县委《关于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和工作组的几位同志多次深入所联系的侯村乡吉家峪村,邀请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以及致富带头人和返乡农民工召开座谈会,和贫困户结成穷亲,干农家活、吃农家饭、睡农家床,从身体到心灵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和洗礼,通过讨论和交流,对吉家峪村的现状和发展有了一些自己的认知和思考,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吉家峪村的发展现状
吉家峪村位于闻喜县城东南8公里处,侯村乡西端,南邻中条山,北靠涑水河。全村10个居民组,378户居民,1800余口人,耕地面积2700余亩,去年年底人均收入4500元。该村是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主导产业为劳务输出型,全村在外务工人员63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3强,占劳动力总量的83%以上。其中,海鑫上班530余人,私营企业务工60余人,县外务工40余人,年收入约为420万元。另有个体经营户90余人,年收入约为200万元;经营运输、工程机械车辆的30余人,年收入约为280万元。二三产业收入占全村人均收入的
89%以上。
二、影响吉家峪村发展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吉家峪村在近几年的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中,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改善村容村貌、弘扬社会正气、实行民主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了县乡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普遍认可。在侯村乡来讲,该村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都处在全乡的上游。但该村无论是在经济建设上,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集体经济薄弱。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经济由以前的“大集体”分化为“小家庭”。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农村社会中的生产要素得以优化组合,农村经济逐步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农村集体事业却在农村发展中逐步没落、衰退,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如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巷道硬化、园林管护、垃圾处理、主街道排水设施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配套管理只能依靠上级部门的资金配套。如果上级资金配套不到位,有些工作则可能无法正常进行。
(未完,全文共3214字,当前显示103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