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祝省长在陕北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建华)

赵省长在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5月5日)

“两会”之后除了按部署抓好日常工作外,省上对渭河全线综合治理、重点镇建设、避灾移民搬迁和西咸新区建设等几项重点工作一直是紧抓不放的。今天召开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全面启动这项工作,就是要加快进度,狠抓落实,兑现承诺,尽快让陕南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享受到搬迁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刚才,登记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并代表省政府与陕南三市签订了今年的目标责任书,汉中市和商南县政府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希望大家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的重大意义

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从全局和陕南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对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多重的深远意义。

一是生态保护层面的意义。我曾经多次讲到,作为领导干部始终要对两个方面怀有敬畏之心,一个是对人民怀有敬畏之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可懈怠,另一个是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尊重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一定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三个“上台阶”,其中之一就是生态环境建设上台阶。实施陕南避灾移民搬迁,把长期遭受泥石流和地质灾害威胁的深山区群众搬出来,一方面是保障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让他们过上安心的日子,另一方面要减少对大自然的人为破坏,推动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上台阶。有媒体在报道我们实施陕南移民搬迁时用了“第一次主动地向大自然低头”这样一句话,我觉得这并不是贬义。因为地质灾害谁也想不到,去年在安康市汉滨区七堰村,看到脚下几百万方的泥石流,我感触很深,这些泥石流瞬息之间埋没了那个村庄的二十多个人,我觉得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是脆弱的。所以,把居住在陕南深山区和地质灾害区的群众搬迁到宜居的地方,是我们敬畏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陕南生态环境建设上台阶的重要举措。

二是扶贫开发层面的意义。“十一五”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出现了转折,由41∶1缩小到3.8∶1。但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3.3∶1来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比较大,收入也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9%,特别是陕南秦巴山区、陕北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制约了全省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下决心对这三个区域实施整体移民搬迁,从根本上解决集中连片贫困问题,不再让这三大区域落后于全省加快发展的洪流,不再让这三大区域的群众游离于全省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状态之外,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仅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十二五”期间实现人民生活水平上台阶的基础支撑。在这方面,我省一些地方已经有了成功实践,比如宝鸡就把“西山”这片集中贫困区作为重点区域,实施“突破西山”战略进行治理,现在这个区域群众的收入水平、生产生活状况都有了很大改善。


(未完,全文共4816字,当前显示130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