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会理论研究工作计划

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材料

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新的世纪,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重要位臵,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从而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

1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描述了现阶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二、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

2一切积极因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民政协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促进“一国两制”、祖国的和平统一,维护和发展国家的安定团结,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民政协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从人民政协的性质看,它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力量有内在的凝聚作用

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的这种性质内在地规定了要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阶层、人员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宜,越宽越有利。如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对于那些即使不热爱社会主义和热爱祖国的人们,也要加以团结。因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爱国主义具有团结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是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只要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只要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只要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论哪一个阶级、阶层,哪一个党派、集团,哪一个人,我们都要团结;团结港、澳台同胞和国外侨胞,


(未完,全文共5525字,当前显示143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