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基础》中的尝试

摘要。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高职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体化课程设计的起点是工作任务,要求从工作任务出发选择相关教育内容并确定相应教学方法,注重创建学习情景和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的完成,同时完成了工作任务相关的知识体系的学习。《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经济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经济学基础》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解析原因并展示了一体化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一体化;一体化教学方法;经济学;经济学基础

一、《经济学基础》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

笔者所在技工学校学生分两个类型,一种是初起班(中职班),即招收初中毕业学生,学制五年;另一种是高起班(高职班),即招收高中毕业的学生,学制三年。技工学校的学生都是在普考里失败而无法顺利上高中/大学的学生,所以他们的学习基础平均水平较高中比是要低一些的,还是存在一部分的厌学学生,所以整体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低些。

经济学内容理论性强、数学模型多,对于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感觉难度有些大;另外,该课程中会出现很多以前没接触过的新的概念性的东西,学生难以理解。对于本科生来说都是个不容易的课,对于未上高中的技校中初起班学生来说就更难了,所以选择了教学内容上就有所删减难度低些的《经济学基础》,可学生们对有删减的《经济学基础》学起来也还是很吃力,举例说明。

例1。在供给与需求分析中,需求、供给的概念,需求定理、供给定理与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学生也相对易懂,可是在学习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的时候是相当的费力,在结合案例分析以后,学生当时反馈是懂了的,可是半个月以后提问这个问题时,36人的班级只有2-3位学生是能回答得上。可见回答不上的这些学生是没掌握的。

例2。在消费-价格弹性一章,学生们在需求-价格弹性的学习和计算多数是靠记忆而不是理解,在价格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中也是这样。所以一般过半个月左右学生就基本上忘了。

鉴于这种情况,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法能改善这种情形,所以尝试一体化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或说任务引领法)。

二、教学效果分析及一体化教学法简单解析

(一)《经济学基础》教学状况原因分析

在需求和供给章中,学生对需求定理的掌握是比较牢固的,因为需求定理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升高而减少,随着价格降低而增加。这是生活中消费者普遍存在的消费趋势。

而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从字面上去理解和分析,很难区分,需求的变动难道不是体现在需求量的变动上的吗。其区别点的关键在需求量的变动是在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偏好、相关商品价格、政府政策及社会生产力不变等这些因素不变,由商品本身价格因素引起的。而需求的变动是非商品本身价格因素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也类似)。这是生活中所没有接触到的东西,以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面来说,他们无法切实理解,结合案例分析,区分开了这两个概念是被动地接受了这样的概念区别,但并没有主动去找到区别点。

需求-价格弹性概念的学习状况也是这样,学生们没有接触过需求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的生活事例。

(二)一体化教学法


(未完,全文共4488字,当前显示13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