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为政当思“水无沙”

《天净沙秋思》教案

中师於敏佳20121003117一、课题:《天净沙秋思》

二、授课时间:2015年3月28日星期六三、授课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目标:

1.朗读整首词,体会词的韵律美2.了解马致远的生平及写作背景3.找出词中所用的意象并理解意象的涵义

4.品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及是人的思想情感五、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所表达的背井离乡的游子的思念六、教学难点

理解《天净沙秋思》的意向及作用七、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教授法,练习法八、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过长时间离开家的经历吗。那时候是什么心情呢。„„通过你们的回答,我们可以总结出你们基本都是因为旅游或拜访亲友,你们可以说应该是很享受这种过程的,可是想一想等你们长大了,你们必须面临一些其他的事,你们可能在外求学甚至直接在那里成家立业,那个时候你们可能会由于一些原因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不能回到你的故乡见到你的亲人,那时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不过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已经拥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先进的通讯,我们可以用这些东西来缓解我们对亲人的思念,但是你们知道在古代如果背井离乡的人想家了该怎么办吗。„„对,他们没有汽车没有电话,只能靠书信或者是诗词等一些东西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古人是怎样用诗词寄托思家之情的,《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又是以怎样的心境在异乡生活。

(二)初读感知1.介绍作者

马致远(约1250—1321以后),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至元1250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现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已选入7年级上人教版语文15课古代诗歌四首之一)。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四大家包括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6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李时中、红字李

二、花李郎合作的。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有《东篱乐府》。


(未完,全文共3502字,当前显示113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