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必要”的过程中,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创设、对于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以加深理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发动力,积极参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兴趣去读、去学。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氛围营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以说,人们在心理上往往趋向于轻松愉快而躲避紧张压力。只有在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地深入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老师要改变思想观念,转换角色,从神圣不可侵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一切为了学生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援助者,放下架子,要学会热爱、尊重学生,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宽松的、愉快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

2.图片展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在每堂课教学之前,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的亢奋状态。比如说,可以进行图片展示,如“理解他人”一课主要是要教育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懂得尊重他人,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在课堂教学伊始,展示图片“少女还是老妇”“酒杯还是人像”让学生观察。这种图片的展示,形象直观,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让学生明白,同样的画,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结果。世界上的人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看问题也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所以要相互理解。

二、创设问题,引导思考,提高能力


(未完,全文共12713字,当前显示10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