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七月的天山(1)范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掌握文中的描写手法,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准备出示的相关语句的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真令人神往。

2.介绍天山,演示天山的有关图片

我们先来看看天山一些图片。(演示图片)(旁白。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了。)这就是咱们祖国的天山,这盆地,这谷地,这山林,是不是已经吸引了你的眼球了呢。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自读要求)2.字词检查。

师。作者碧野写的文章非常的美,他的用词也非同一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了吗。(师正音,引导学生区分“饮”的读音)

1戈壁滩白缎山涧洄水涡(注意读音,理解意思)饮马重重叠叠五彩斑斓白皑皑五彩缤纷(表示颜色)3.想想七月的天山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1)自读课文,画出游览顺序词。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请注意作者的游览顺序,并用“——”画出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

(2)相互交流,理清顺序。(师及时板书;进入天山在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3)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向我们介绍天山的美景的。其实这既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也是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用简练而形象的笔触描绘了天山景物,它们分别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2、

3、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

2、

3、4自然段,也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段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

3.品读第2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话中,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2)同桌交流: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作者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3)全班交流。

预设a: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师随机板书:雪峰雪水)

师:你是从修辞的角度来欣赏的。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也正是因为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使天山的美景更真实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板书:比喻)

师。能通过朗读来体现天山的美吗。(抓住“衬着”“从……从……飞泻”“千百条”“千万朵”“每到”“无限生机”等感受)

预设b:在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师随机板书:溪流)

2师;能用一个词语说出溪水的特点吗。(清澈)


(未完,全文共4744字,当前显示140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