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初探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河北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呈逐步增加态势,参保职工负担的离退休人员数量也不断增加(见表)。到2001年末,全省共有企业离退休人员118.7万人,离退休人员同参保职工之比为1:

3.49。1997~2002年5年内,企业离退休人员净增14.2万人,增加13.6%。从企业离退休人员分布情况看(见表),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占绝大多数,达到74.3%,加上其他内资企业中国有参股、联营等企业,这个比例还要高,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是全部离退休人员的主体。

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其指导思想是要实现离退休人员同企业的分离,实行社会化管理。但是,由于养老保险制度自身的不健全,特别是基金征缴与使用存在较大缺口,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仍然以企业为基础单位,离退休人员只能继续依附于企业,社会化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得到开展。这种情况的弊端:一是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企业在缴纳养老保险费后,仍然要承担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和诸多福利待遇等,经济负担和管理责任都很沉重。二是养老保险作为一项最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管理对象仍然实行企业化管理,造成制度的不完善,也影响到这项制度所蕴含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发挥三是由于离退休人员以原国有企业职工为主,过重的社会负担影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离退休人员的企业化管理,也制约了养老保险制度向更贴近市场运作机制灵活的私营、个体以及外资企业的扩展,离退休人员企业管理成为养老保险完善制度、扩大覆盖和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

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两个确保":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解决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中存在的缺口,全面实行了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与发放相分离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迫切需要离退休人员同企业相分离,实行社会化管理。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也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问题凸显出来。

近年来,配合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河北省对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作了一些探索,主要形式有:①对于"关门走人"的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由劳动保障部门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②部分地方的工会组织开展了离退休人员退管工作;③一些独立工矿企业,因其距市区较远,基本上以企业为基础构成小社会,离退休人员依托工矿企业的管理组织进行管理;④部分县(市)离退休人员少,地域不大,由县社保机构统一管理;⑤少数地方开展了离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的尝试,但涉及人员不多。总的看,尽管河北省在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但其突出的问题一是不规范;二是数量不大。同时,从以上诸种情况分析,工会组织管理离退休人员尽管同行业行政脱离了关系,但就我国目前的工会体制来看,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的联系非常密切,这种作法很难成为严格意义的社会化管理。依托工矿企业现有管理组织对离退休人员进行管理,也没有同企业彻底脱离关系,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作法只包括①④⑤三种。①④两种作法,其实质都是由社保机构集中行使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第⑤种是依托社区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未完,全文共6176字,当前显示140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