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路径思考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路径浅探

转载日期:2012-7-1821:49:00来源:互联网

内容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中国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和综合配套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多管齐下、多方并举,根本的是要从机制体制和政策制度着手,配套实施、扎实推进。

关键词:综合配套机制

(一)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成就得到了世界上的普遍赞许,创造了世界公认的“中国奇迹”。然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繁荣背后,除存在增长方式粗放、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外,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城市得到了全面发展,但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工业有了长足进展,但农业还处于一个非常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发展成果没有被全体人民尤其是没有被占人口最多的广大农民所共享,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城乡居民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收入上,更突出表现在竞争机会、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的那样: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在以前我国经济实力还不很雄厚的条件下,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和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和不平等问题难以解决,但现在我国经济实力已经具备相当实力,这些矛盾和问题长期累积已经达到社会难以容忍的情况下,就不能回避、必须面对,并要花大力气解决。在我国这样一个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要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到从根本上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涉及资源配置、户口、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系列体制上的变革,涉及城乡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问题非常复杂。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一方面必须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同时又要在这种变革中减少失误、减少风险,这就决定了先在局部地区探索、积累经验,然后逐步推广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均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置于首位,这说明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城乡关系的重要性。在城乡关系中,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已成为统筹城乡关系的难点所在。党的十七大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中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新机遇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主要指把城市、农村视为一个整体,使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城乡差别逐渐消失,最终实现乡村工业化、农业集约化、集镇城市化、服务社会化。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战略思路和方针,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根本举措。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关于全社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土地制度、社会保障、人口管理、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未完,全文共12670字,当前显示14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