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机制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21”工作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羊昌乡探索党员创业带富工作

羊昌乡是1992年“撤并建”后新建的布依族、苗族乡,是平坝县仅有的两个少数名族乡之一,其经济、文化相对滞后,交通、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全乡475名农村党员中,50岁以上的269名,初中以下学历的281名,贫困党员134名,分别占总数的57%、59%、28%,由于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偏旧,致富本领偏低,带富能力偏弱,与农民群众要求发展和致富的矛盾日显突出。与此同时,一批有经济头脑、有科技知识、有进取精神的农村能人积极投身致富奔小康的主战场,成为农村先进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的直接传播者、具体实施者和典型示范者。为此,羊昌乡党委积极探索,推出了以“321”工作机制(即:把农村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养”机制;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机制;支部结对共建,党员结对帮扶的“联帮”机制)为载体的选人育人用人新机制,不断为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激发党员队伍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深化认识,奠定基础

1、“三培养”激活源头。“三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能人中培养党员是“三培养”机制的基础环节,是激活党员队伍的“源头”。我乡坚持把培养能人党员与实践“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创先争优、践行宗旨等工作有

机结合,同步实施,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常抓不懈的工作运行机制。立足实际,根据能人队伍和党员队伍的现状,认真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积极盘活乡土人才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在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能人中发展党员;对优秀农村能人和能人党员实行挂牌管理,接受群众监督,使他们既有荣誉感又有约束力,充分激活源头,为发展党员蓄备力量,解决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

2、“双带”提升党员素质。“三培养”营造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提高了党员的致富能力,“双带”增强了他们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掀起了创先争优的热潮,以最直观、最有效、最生动的方式,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帮助群众赚,由“喊破嗓子”向“做出样子”转变,形成了头雁领着群雁飞的格局,树立了农村党员的新形象,建立了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如:昌河村的支部书记陈发金在品种繁育与提纯、机械孵化技术操作、牧草种植加工及饲料调配等方面均有较好技术,发展平坝灰鹅种鹅近千羽,年提供鹅苗近20000只。他依靠在远程教育上学到的养殖技术和实践中摸索的经验,带领30余户发展平坝灰鹅养殖,真正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


(未完,全文共3579字,当前显示11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