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双倍工资在实施过程中的缺陷与完善

短信在人际传播中的优势与缺陷

手机短信是一种新兴的以人际传播为主的传播媒介,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沃达丰的gsm网络上通过pc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后,短信便迅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个人通讯工具。2005年底,我国发送短信总量为3046.5亿条,平均每天有9亿条短信在用户的拇指间传送,而2000年短信发送量为十亿余条,六年间增长了300倍。(1)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的短信聊天已经成为继谈话、书信、电话、e-mail、网上聊天之后的一种新的重要的人际传播手段。

一、手机短信在人际传播中的优势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个人媒体的飞速发展是因为它在人际传播方面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更好地满足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需求。

1.短信传播的特点

双向传播,反馈性、互动性强。手机是随身携带的,传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距离的限制,通讯技术的进步使短信的接收越来越快捷,这样就保证了传播的及时性,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接近于面对面传播。除了一些有意不予回复的情况外,一般短信的回复率还是非常高的。而且短信传播可以更直接,传受双方可以随时根据对方的反应修改、调整、补充自己的传播内容,从而实现传播的高质高效。

渠道多,方法灵活。手机短信传播信息依靠的主要是文字信息,但除了文字,短信还可以传输声音、图片、图像、照片、数字、指示性符号等信息,从而构成丰富的文符交融成趣的视觉和意义景观。

保密性强。手机及手机号码是和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短信传播是点对点的传播,具有很强的私人性特点,追求封闭性。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人们常常期待交流环境有较高的安全性,以保护个人的隐私,但限于种种因素,人们仍经常担心被偷听、偷看。手机携带方便,短信文字、图像等静态符号的传输可以不受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因此比面对面、电话、电脑等的传播更具私密性。非制度化传播,感情色彩浓,随意性大。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一次调查显示:在短信使用中,节日问候占57.9%,日常联系占50.1%,沟通交流占37.3%,享受娱乐占22.2%。(2)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手机短信主要使用于人际之间的日常信息感情交流,维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随意性强。

除了这些和人际传播特点相契合的特征外,手机短信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优势。

例如,手机的记录功能让它比面对面和电话传播的保存性好;因为是无线移动,手机用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进行交流,无聊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收发短信消磨时间;短信一条0.1~0.2元无长短途之分的收费标准使其显得实惠,特别是在一些不太紧急的、需要时间做出答复的交流中更是经济、方便;充足的回复时间,为传播者谨慎而确切的编辑、修改提供了可能,减缓了面对面、电话传播中不稳定的情绪因素,使交往更为理性;手机短信超越空间传递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受双方由于阶级层次、身份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紧张不安和焦虑,更有利于真实全面地自我表达。

2.手机短信受欢迎的深层原因


(未完,全文共11866字,当前显示123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