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市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2008年12月,北京市召开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继续做好完善财政体制的衔接和落实工作。在各区县、各部门广泛收集、核实、确认基础数据的前提下,按照零基预算原则核定区县基本需求,综合运用调整存量、让渡增量、转移支付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内容包括:

(一)增加公共事业发展补助,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二)拓展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升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三)加大市对区县资金的支持力度,落实区县功能定位

(四)完善激励调节机制,调动区县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自2000年实行彻底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北京市已基本建立了良性财政运行机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初显。对调动市与区县两级积极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统计数字显示,从2000年至2007年的七年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保持20%以上的平均增幅,2007年,达到1492.6亿元,是2000年的4.3倍。快速增长的财政收入极大地提高了市区两级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规范部门项目管理,通过市级部门预算增加专项资金支持区县发展。继续加大对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林水利、教科文卫等投入,促进区县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同时,对专项补助资金实行项目库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符合条件的实行政府采购,并对资金的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经过五年的运转,初步形成了良性的财政运行机制,调动了市区两级政府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首都经济社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化,本市财政管理体制运行面临新的形势。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需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是一项长期化和系统化的工程。全市各个区县都要扎扎实实做好今后市与区县各项财政经济工作,进一步促进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落实首都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深入推动北京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北京市国资委提出提升国资监管的有效性

索引号:[e318d2009017]产生时间:[2009-04-29]信息来源:[北京国资网]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北京市国资委提出提升国资监管的有效性,要求出资企业认真学习贯彻企业国有资产法,加快制订配套法规文件,对现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及时修订调整,对企业国资法中未做明确规定的内容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性。这当中有6项重点工作。

规范国有资本预算管理。适应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市场、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认真编制国有资本收支预算建议草案。

强化重要子企业监管。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分批次公布重要子企业名单,研究、探索对重要子企业重大事项的监管方式和方法。完善《关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暂行规定》,强化对重要子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程序、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重大事项管理。


(未完,全文共10142字,当前显示13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