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崇信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专项“十一五”规划

(2006年——2010年)

劳动和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结合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现状

“十五”时期,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十五”计划的各项主要任务均已园满完成。新的劳动用工制度已经确立。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得到实施。养老、失业、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扩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已初步实施。截止2004年底,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00人,覆盖面达到9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00人,覆盖面达到99%,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200人,覆盖面达到90%,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00人,养老金社会发放率保持在100%,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得到了保障。截止2003年底,全县累计165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率达到100%,并完成了失业保险并轨,进行了公益性岗位安置,同时对于失业人员中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也进行了公益性岗位安置,累计安置公益性岗位下岗失业人员239名,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全县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就业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县城镇人员就业总量达到8980人,年农村劳务输出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截止2004年底,全县所有国有、集体企业基本完成了改革改制,企业新的用人机制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监察机制已经建立,确保了基金的安全性。“金保工程”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建立健全了劳动保障工作机制,实行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障“一站式”服务工作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劳动保障调控功能较差,劳动者素质偏低,就业岗位不足,城乡就业任务十分艰巨。社会保险覆盖面低,资金筹资渠道单一,人口老龄化和失业人员的增加,将对基金支付构成很大压力,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管理还不适应新时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目标与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全县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保障各项政策、法规,不断加大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进一步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作用,严肃执法,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单位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的灵活就业机制,全面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县经济发展要求的比较完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城镇劳动者得到较为充分的就业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未完,全文共3524字,当前显示116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