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华宁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华宁建置久远,位于滇中偏东南,西北部与抚仙湖相邻,四周分别与弥勒、建水、通海、江川、澄江、宜良等县交界,与昆明、玉溪、开远三个重要城市毗邻。且城驻宁州镇,距昆明129公里,距玉溪48公里。华宁地处低纬高原,气候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立体季风气候。由于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两脊夹雨槽”和高山河谷,盆地相间交错的地形地貌。全县总面积1313平方公里,由于地形复杂,不同海拔区域形成了四个类型的气候区,海拔1110米至2663.1米,年平均气温15.7℃。全年降雨量800至1100mm。具有垂直变化大,季节变化小,干湿季分明,地区差异明显的立体气候特点,是亚热带至南温带多种类型植物生长适宜区,农业生物资源丰富,生物自然群蔽繁茂,人工生物群落发达。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43.43%。

1.2社会经济状况

华宁县辖四镇一乡,73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委会,67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6万人,总耕地面积17.48万亩,农民人均耕地0.94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725元。

1.3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及畜牧业发展情况

1.3.1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华宁县退耕还林工程于2002年、2003年、2005年三次实施全县累计退耕还林面积共2.7万亩,分布在四镇一乡的64个村委会,涉及农户5597户,人口22241人,其中:青龙镇0.64万亩,涉及农户1124户,人口4299人;宁州镇0.995万亩,涉及农户2166户,人口8664人;盘溪镇0.31万亩,涉及农户804户,人口3378人;通红甸0.43万亩,涉及农户873户,人口3380人;华溪镇0.325万亩,涉及农户630户,人口2520人。分年度具体完成情况是:2002年度工程完成14000亩,其中退耕地造林7000亩,荒山造林7000亩;2003年度工程完成24000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4000亩,荒山造林10000亩;2005年度退耕还林工程完成26000亩,其中退耕地造林6000亩,封山育林2000亩。

种植的树种分别为。华山松10308.3亩,桉树10167.5亩,竹子13096.7亩,板栗854.8亩,柑桔659.3亩,李子84.7亩,梨248亩,柏树1455.1亩,冬桃161.4亩,旱冬瓜277.3亩,柿子593.6亩,车桑子5202.1亩、核桃753.3亩,石榴5亩,枇杷54亩,野樱桃78.9亩。

1.3.2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

畜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重要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生猪存栏达196093头,比上年增加18931头,增长10.7%,肉猪出栏237908头,比上年增加43422头,增长22.3%。牛存栏43387头,比上年增加5943头,增长15.8%,肉牛出栏25127头,比上年增加5341头,增长27%,肉羊出栏37235只,比上年增加5865只,增长18.7%;家禽存栏72.49万只,比上年增加8.79万只,增长13.8%;肉鸡出栏达到208.3万只,比上年增加58.6万只,增长39.14%;生产禽蛋126.39万公斤,比上年增加58.93万公斤,增长87.35%。2008年,完成肉蛋奶总产量3121.94万公斤,比上年增加437.57万公斤,增长16.3%;完成畜牧业现价产值4.30亿元,比上年增加0.73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800元,比上年增加130元,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1.4项目区情况


(未完,全文共6304字,当前显示15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