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一位老党员的致富路

一位老党员的家国情怀

——访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

一名有着48年党龄、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老党员,对祖国对党有着怎样的赤子之情。

一位在商界打拼四十多年、经历了风雨磨砺的企业家,对企业对社会有着怎样的拳拳之心。

作为军人,军旅生涯磨炼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坚信党的领导是一切胜利的保证;作为企业家,始终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依靠群众依靠党,非公企业报天下;作为知本家,懂得用知识改变命运,坚持创新,成为新时代的领路人;作为慈善家,把创造财富和使用财富完美融合,做一个受社会尊敬的人。

在中国共产党第96个生日到来之际,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面对记者侃侃而谈,什么叫家国情怀。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有大的担当和责任,然后再和企业、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真正优秀的企业家是既能够自我成长,又同时能够帮助社会进步的人……

部队熔炉铸就坚定信仰

“我是1968年入伍到云南的,第二年就入了党,当年的

1《入党志愿书》还保存在我的档案里。”李世江说,当时是怀着对党的深厚感情、接受党的教育去当兵的。在部队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宗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艰苦奋斗精神,始终在激励年轻的他。

虽然过去了四十多年,但军旅生涯的几个片段在李世江脑海里留下的烙印仍清晰可见。

一次,李世江生病了,还坚持不休息。连队领导不得已,把他锁在屋里面,强迫他休息。但他还是忍不住跳窗去干活。连队领导在工地看到了说:“小伙子,你不要命了。”李世江笑呵呵地说:“没事,挺挺就过去了。”

一次,驻地山洪暴发,附近村庄被洪水淹没,部队组织官兵连夜去救人。不谙水性的李世江冒险跳入湍急的洪水中,拉着绳子涉水救人。群众看到黑夜里还有人来救他们,感动得落泪了。

一次,云南发生震级级别很高的地震,许多村庄都是房倒屋塌。当时已经是班长的李世江带领战友,攀山路、钻废墟,前后救出19个村民。

“经过这些血与火的考验,对党矢志不渝的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不顾身的精神,在我的头脑里深深扎下了根,成为指导我一生的思想理念。部队的磨炼,帮助我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我后来从事各种各样工作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李世江饱含深

2情地说。

产业报国彰显浓浓情怀

要么不当工人,要当就当产业工人。这是李世江为自己做的职业规划。

1973年,李世江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他放弃了电力、邮政等在当时“肥得流油”的部门,而是进入温县化肥厂当起了工人。“当时还谈不上什么产业报国,就是想当产业工人实实在在干点事,为社会做点看得见摸得着的贡献。实干精神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逐步树立起来的。”李世江说。

在化肥厂当工人的过程中,李世江慢慢有了新的想法。要想为国家、对社会作更大的贡献,最好自己办企业,带领一帮人共同干。

“跟着人干”和“带着人干”对人的要求是有很大差别的。“带着人干”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需要眼界、见识,更要有思路、有思想。这都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做到的。

现在已经是高级经济师、郑州大学兼职教授的李世江,当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要想实现“带领一帮人共同干”的目标,学习新知识显得尤为迫切。

李世江上学时正值文革时期,文化知识积累可想而知。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江是个特别爱学习、特别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人,这在他数十年的工作中也得到了充分印证。


(未完,全文共4374字,当前显示13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