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一、教学管理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对教学方向的引领,对教学管理指挥权的把握,走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研、分析的能力和由此表现出来的热情、态度,是促进教学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

校长应从以下几方面抓好教学管理工作:

(一)校长要正确引领教学的方向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需要对教学工作准确定位,并预设教学质量愿景,领导教师以研究者的工作姿态,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引导教师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课程方案要求,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校长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管理、调控,实施有效的评价,使其明确各课程承载的育人功能和具体目标,自我规范教学行为,创出教学特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引导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规律,走出“耗时低效”的教育教学误区,不断走向“低时高效”的教育教学境界。校长既要自己精通教育规律和教学规律,又要大力引导教师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做一个规律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工作中,遵照学生生理成长、身心发展和认知的特点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效益。校长要在制度上逐步规范,采取诸如不无故加课时、限制作业量等措施,让教师把精力和智慧放于课堂,增强教师从教的教科研意识,让“向课堂要质量和效益”成为教师的追求和向往。

3.建立教学质量愿景。校长要把学校明晰的办学思想落实在教学工作之中,引导广大师生确立并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评价观、管理观、质量观。在此基础上,建立教学质量愿景,发挥学校教学指挥系统的作用,引领和促使广大教师朝着这个被广泛认同的、期望的目标,主动地逐步接近。

(二)校长要把握教学管理的指挥权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需重点抓好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缰绳”,搞好指挥、评价和改革工作。

校长应坚决摒弃只听教学管理人员报告或简单过问了解表面现象的做法,要深入教学管理工作中,把握指挥权,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序列化,推动教学管理向纵深发展,向教学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1.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校长不一定亲自去编制相关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但必须亲自审定,保证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能够体现在制度之中,并审查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否与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内容与要求相容,构成一个相容的制度体系。校长督促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教学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这是以法治教、以法治校的重要体现,也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2.完善和落实教师教学评估体系。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细化和量化教学各项工作的要求,校长要与教务主任等教学管理人员一起建立完善教师教学的评估体系,制定教学评估方案。这样横向使教师明确了教学管理的全部和管理的重点,纵向使教师明确了各个管理的环节、过程的评价要求。教学评估方案要尽可能形成“板块”,能够“自由”拆卸、组合,以便用以评估整个学期的不同时期、不同指标的教师的教学工作。校长要在工作中既能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新要求有目的地调整教学评估方案的相应标准和内容,又能突出学校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性,更多地从本校总结、提升经验,完善教师教学评估体系,不断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管理风格。


(未完,全文共7633字,当前显示136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