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问题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结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会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失去了本意。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两者的实质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结合”是它们的灵魂和精髓。当然,其前提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原因,那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结果。在这个意义上,两者之间有着因果联系和关系。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精髓和根本点的原因

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邓小平把实事求是提高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精髓的地位,这是一个新概括、新贡献。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指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依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邓小平以极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重新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一整套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理论观点。特别是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整个邓小平理论的深刻的哲学基础。

其次,邓小平理论也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总结和概括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的必然结果。邓小平在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新路时,从不停留在已有的本本和别国现成的经验。他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到现实中总结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原则,进行无畏的理论创新。他得心应手地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法宝,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态度和非凡胆略,发动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不仅全面捍卫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路线,使之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和理论的历史起点,也是它的逻辑起点


(未完,全文共4359字,当前显示141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