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一、**高新区(滨江)概况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90年3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被宋健同志誉为“天堂硅谷”。滨江区于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2002年6月,**市委、市政府实施“沿江开发,跨江发展

”战略,对高新、滨江两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体制调整后,区域规划总面积为85.64平方公里,由江北、江南和下沙三个区块组成。江北区块地处老城区中心,毗邻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是高新技术的创新源和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器。江南区块位于钱塘江南岸,沿钱塘江而建,与西湖隔江相望,是**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和科技城。高新区(滨江)具有五方面特点:一是体制创新。高新区(滨江)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统

一、效能”原则设置党政机构二是区位优势。沿江依桥,交通便捷。三是人才云集。我区与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为6万。四是产业集聚。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高新区(滨江)已经成为浙江省最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人均创利连续六年位居前三位,软件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动画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先后成为国家级的产业基地。五是环境优化。近年来,我们按照“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总体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iso14000国家示范区的创建和生态区建设,全区生态、居住、政务、人文、治安等环境不断改善,为全面打造“天堂硅谷”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12.2亿元,同比增长29.0,财政总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15.52,合同利用外资5.4亿美元,同比增长66.5,出口总额20亿美元,同比增长48.8。

二、**高新区(滨江)巩固示范区的主要做法

我区自建区以来,就十分注重环境建设,把营造和谐、清静、自然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在2005年3月份正式被批准iso14000国家示范区,特别是5月份隆重的授牌仪式以来,围绕“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建设目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全民积极参与,政策资金保障,以生态区建设为抓手,将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成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九个抓、九个努力”:

(一)抓组织,努力加大领导力度

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各生态区建设具有很多的相通性,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业务性强。为切实做好工作,我们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将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重新整合,进一步充实完善街道、部门内机构建设,落实具体责任人,形成区、街道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确立生态区建设为“一把手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抓手的战略地位。在区中心组学习中专门安排了iso14000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区建设的专题,在党校的各类培训班专门设立有关知识课程。在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深入开展有关知识培训和宣传,增强各级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工作的自觉性。


(未完,全文共6480字,当前显示14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