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不断学习是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必修课

乡镇领导干部如何提高执政能力

雷兆玉

[内容提要]乡镇领导干部是最基层的党政领导,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直接指挥者,他们面对广大农民,与群众联系最经常、最直接,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干部形象,关系到党的声誉。乡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乡镇领导执政能力

[作者]雷兆玉,女,重庆市巫山县委党校副校长,1995年晋讲师,2001年晋高级讲师。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内涵十分丰富,从它的主体讲,既涉及各级党组织,也涉及党员、干部,还涉及党的整体;从它的内容讲,既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处理执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也指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通过执政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能力。

从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来看,提高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执政,首先是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由党选派自己的人才和骨干,通过合法的程序,执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权力,是党执政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这些组织和人员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和体现者,他们的能力如何,直接反映党的执政能力如何。乡镇领导干部是最基层的党政领导,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直接指挥者,他们面对广大农民,与群众联系最经常、最直接,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干部形象,关系到党的声誉。乡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来说,乡镇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与其肩负的任务是适应的,但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乡镇党委的职能行政化趋势严重

从乡镇内部看,乡级基层组织的主体是乡镇党委、乡镇人大主席团和乡镇政府。各自的法定职能不尽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人代会有13项职权、乡镇政府有7项职权,《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乡镇党委有6项职责任务。这种制度安排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由于在乡镇领导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一些相应的配套建设和后续工作未能及时跟上,致使乡镇党委、人大主席团和政府的工作职能难以有效到位,导致乡镇基层组织内部权力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乡镇基层组织体系内,由于党政关系、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三者之间关系未理顺而导致政权运作不畅或呈一种无序状态。以党政关系而言,则突出地表现为某些乡镇党委违反国家宪政体制,过分地干预乡镇人大与政府的事务,使政权的运行机制失调和功能萎缩。乡镇的大小事务都由党委说了算,人大主席团一般只是在开人代会时履行一下职责,其它时候则形同虚设;乡镇政府也只能在乡镇党委的号令下做一些具体事情,实际上成了乡镇党委的下属机构。乡镇党委行为超出宪政体制和法律上的规定,使得各政权行为主体不能各司其职,乡镇党委的职能日趋行政化。

(二)乡镇党委的责任与权力不对称


(未完,全文共6533字,当前显示125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