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为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在一个“新”字。首先是时代背景新。它是在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提出来的新课题。其次是目标要求新。《建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第三是建设思路新。跳出了以往单纯就农村建设抓农村建设的思路,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农活还靠人力畜力,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效率低;农业科技储备不足,推广机制不活,科技贡献率不高;农民往往凭经验搞种养经营,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竞争力提高,制约了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进程。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良种与技术,发展农业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化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新农村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通过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通过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必然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在我国,如果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才能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只有从建设和谐农村、和谐乡镇入手,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坚实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坚持“两手抓”,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未完,全文共5816字,当前显示143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